
指导老师上台领奖

获奖学生上台领奖
5月22日下午,我校2018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艺术学院二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万鹏杰、蒋文龙、郭秋平出席,教务处、科研处、招生及就业指导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博士代表、教研室主任、团总支书记、指导教师、学生代表260多人参加会议。
会上,科研处处长姚玉钦宣读了《关于对我校2018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奖项目进行奖励的决定》,教务处处长张勇宣读了《关于对我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进行表彰的决定》。随后,与会领导向获得各类国际、国家和省级科创竞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颁发了奖金。荣获第二届蓝桥杯国际赛一等奖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康泽和指导教师孙高飞分别代表获奖学生和老师代表发言。
2018年,我校共举办科技创新综合性竞赛两次,各类科技创新单项竞赛23次,各类参赛作品2200余件,参与学生人数7000余人。参加各种科创竞赛共获得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48项,省级奖励366项。学校大学生创新工作的蓬勃发展,浓郁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丰富了大学生第二课堂内容,体现了学校的育人成果。
副校长万鹏杰作总结讲话,他说,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锻造大学生科技素质、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意义重大。讲话中,万鹏杰还就下一步我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需要在全校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来开展;二是拓展平台、打造品牌,校团委及各学院要大力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平台,积极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服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条件保障,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常态化、日常化、规范化;三是展现担当、矢志前行。要认真推动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促进青年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深入研究把握青年创新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大胆创新服务青年创新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活动载体,努力把更多样、更有效、更精准的服务项目送到有需要的青年身边。
最后,万鹏杰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使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